蓄滞洪区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综述-上海龙亚水泵厂荐
(张彬 朱东恺 施国庆)
摘要: 我国多暴雨洪水,洪涝灾害频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置的蓄滞洪区在减少灾害损失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对蓄滞洪区在减灾体系中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从洪水保险、案例实证研究等角度归纳了国外研究进展情况,从制度建设、管理模式、洪水保险及经济补偿、灾害损失评估、蓄滞洪区区域发展及资源利用、蓄滞洪区规划评价、工程技术等角度总结国内研究的进展。并基于此,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简要述评,提出开展蓄滞洪区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的意义。
关 键 词: 蓄滞洪区;社会经济;洪水保险;经济补偿;灾害损失评估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结合我国多暴雨洪水、洪涝灾害频繁的实际情况,我国设置了蓄滞洪区,在减少灾害损失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党中央、国务院对蓄滞洪区工作非常重视,2006年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45号),对新时期的蓄滞洪区工作提出了要求。关于蓄滞洪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1 国外研究现状
1.1 蓄滞洪区在减灾体系中的必要性
20世纪50年代,英国和美国等国家提出了非工程性防洪措施的概念,将传统的工程性措施转向工程性与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的防洪策略,蓄滞洪区开始在防洪决策中发挥作用。在美国,洪泛平原(Flood plain)是指因洪水而可能受淹的海岸、湖岸以及沿河低地,一般指100a一遇洪水位以下的地带[1] ,它类似于我国的防洪区,分为行洪道、蓄滞洪区和洪水边界区[2] 。其中的蓄滞洪区是指受防洪堤保护但遇较大洪水时用于有计划分洪滞洪的地区[3]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有关洪泛平原(防洪区)资源管理与政策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主要研究成果有[4] :强调了工程性与非工程性防洪措施相结合,加强了洪泛平原土地利用规划、洪水保险、洪水预报与警报系统、应急避难和救灾计划等;重视洪水风险分析,利用洪水风险图为洪泛平原区域内的土地利用与管理提供基本依据,最终达到减灾和增强抗灾能力的目的;重视提高公众的水患意识,增强思想上的抗灾能力,体现了“无形的堤坝”比“有形的堤坝”更重要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向“无形的堤坝”倾斜;加强洪泛平原基础资料如社会经济状况、地形、洪水风险图、雨情、水情、预报信息、防洪工程运用情况的收集、整理和适时的信息整编、发布。1995年,美国《1994年国家洪泛平原管理统一规划》首次主张“制定更全面、更协调的措施保护并管理人与自然系统,以确保长期的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5] 。到了1998年,英国率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治水观”,突出强调并提倡人们逐步放弃“洪水是敌人,而要与之作战到底”的观念[6] 。
1.2 关于洪水保险的研究
洪水保险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广泛实施。早在1956年,美国就通过了第一部《洪水保险法规》;1968年发布了《全国洪水保险法》;1973年国会又通过了《洪水灾害防御法》,其中经历的最大变化是从1968年的自愿保险转为1973年的强制保险;1977~1978年间,又颁布了《全国防洪保险法》;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大幅度调高了洪水保险的费率,并提高了免赔额,还规定了更严格的投保条件。但是,美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巨灾损失和洪水保险。1994年,美国国会颁布了《国家洪水保险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大幅度提高洪水保险的保险金额,使被保险人得到充分的保险保障;②将洪水保险生效前的等待期从5d延长至30d,以减少投保人潜在的逆向选择倾向;③增加投保人的选择扩展权,以便帮助他们按照洪泛区的管理编码来重建遭受洪水损失的房屋和营业场所。
国外学者们也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研究:Schaake(1967)等建立了搜索全国洪水保险计划最优策略的模拟模型,其结果显示了最优的保险费率、贴现系数和开业资金额[7] ;Loughlin(1970、1971)论证了一个成本分配框架,它表明如果洪泛区居民重视工程措施,保险费会相应地减少,这种削减与工程措施产生的效益是成正比的[8,9] ;Karlinger(1980)等研制了一个计算机模拟模型,以购买洪水保险的意愿来监测投保者对洪水保险的反应,用来评估两种类型的洪水保险计划[10] ;Tai(1987)指出用传统的洪水频率分析方法得出的洪水保险偏差歪曲了洪水保险费率的评估,尽管保险支出是相同的,他用期望概率分析法来检测这种统计偏差程度,同时建立了一个多状态保险费模型,通过最大化个人财产的期望效用函数来获得最优保险费[11] 。Hudgens and Work(1999)分析了海面上升给沿海居民潜在洪灾损失,结合海面上升重新计算百年一遇洪泛区的淹没程度,规划洪水保险预案,分析了州政府、受灾区民众、保险业在洪灾损失分担中的利益协调问题[12,13] 。
1.3 案例实证方面的研究
1.3.1 美国洪泛区的减灾措施与管理[14,15] 。
在美国,由于一般土地私有,国家征收土地费用较高,因此不适合于建设大面积的蓄滞洪区。但是在用其它手段难以解决洪水出路时,也少量设置蓄滞洪区。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等国家就在防洪的工程性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洪减灾非工程性措施的概念,将传统的工程性措施转向工程性与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的防洪策略,蓄滞洪区开始发挥了它在防洪决策中的独特作用。在美国,非工程性防洪措施是指“利用立法、洪泛区管理和防水技术等手段,缓和洪水淹没敏感性”的技术。
1993年,美国中西部地区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洪水,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20亿~160亿美元,并且对中西部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这次的洪水损失与过去300a美国人在洪泛区的开发活动不无关系。因为人们在洪泛高风险地区居住并进行开发,防洪、航运和农业等活动严重减少了洪泛区的有效面积,损害了鱼类和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为了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美国在洪泛区管理方面形成了以联邦和州应急管理局为主体的水灾预防、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行政管理体系,以防洪保险为依托的社会保障机制。同时,国家环境委员会提出了“通过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子孙后代开辟广阔前景来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寻找社会利益最大时互相对立矛盾用途之间的平衡点及有效的洪泛区管理可使这一思想观念变成现实。同时,实施了一系列的非工程性防洪减灾措施:
(1)洪泛区土地使用管理。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令、条例,控制洪泛区新的开发,限制购买洪泛区土地,防止侵占泄洪道等。如《洪泛区分区法令》,按洪水危险程度和泄洪状况,分行洪区和淹没区,对区内的土地和建筑物使用规定不同的标准,在淹没区内允许进行适当的开发,但建筑物应采取防洪措施,能经受短时淹没,以及应有人员躲避、撤退措施。
(2)全国洪水保险计划。实行洪水保险的目的一方面通过保险费的收入,补偿联邦政府一部分洪灾救灾费用;另一方面,通过实施洪水保险的办法,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经济、技术等手段,控制洪泛区土地的开发利用,以减少洪灾损失。
(3)耐淹措施。通过对洪泛区内建筑物及其内部财物设备的位置、结构、材料等方面采取调整措施,达到受淹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减少洪灾损失的目的。
(4)洪水预报警报和紧急撤退措施。联邦洪泛区管理考察委员会提出了国家洪泛区未来用途和管理的战略和执行目标:①减少国家对洪水和损失的脆弱性。采取恰当和合情合理的措施,减少城市地区、工业和农业的脆弱性;不允许减灾措施不恰当的新项目上马;若有恰当的减灾措施,将现在仍处于洪泛区风险中的居民迁出,努力消除对生命、财产和环境的威胁;关心洪泛区居民的身心健康;保障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和区域经济的发展。②保持和增强洪泛区的自然资源和功能。要把洪泛区作为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提高对洪泛区人文、历史及美学价值的认识并使之不断增强。经合理性论证后,可恢复和增强河滩地、居住高地以及蓄洼地。要利用现有的政府和私人项目,尽快从自愿出售者手中购买的土地上取得环境效益。在一切与洪泛区有关的行动中,要保证同时考虑社会与环境两个因素。③实施洪泛区管理一体化。④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供洪泛区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同时,采取了一些新措施。过去,美国国家洪泛区管理的方法一直是通过工程措施减少洪水的影响,洪泛区管理一直就是控制洪水。现在国家采取新措施———即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减轻灾害威胁,保持和增强洪泛区的自然资源和功能。实施这一措施意味着州和地方政府是土地的主要管理者。联邦政府为州和地方政府的洪泛区管理提供帮助和支持,建立国家管理的主要目标,并通过自身行动,树立榜样。
1.3.2 印度洪泛区的减灾措施与管理。
印度1954年爆发的一次特大洪水,促使政府对国家防洪政策进行综合研究,并制定了全国性的防洪规划,采取一切措施如建水库、建滞洪区、分洪、筑堤、修筑排水渠道、在城镇周围筑堤、在流域范围内进行水土保持等以抵御洪水。
(1)洪泛区划分。划分原则为:①在大比例地图上划分出易发生不同频率洪水的地区,如5a一遇、10a一遇、25a一遇、50a一遇、100a一遇等,这些地区应被广泛通告,并在地面上标出;②易受10a一遇洪水影响的地区应被保留,仅可用作停车场或运动场,不允许兴建私人或公共建筑物;③易受25a一遇洪水淹没的地区,不允许兴建工业、商业建筑物和公用事业设施,在以下的约束条件下允许修建住宅建筑物,即最低的基础标准、建筑在较高的支撑物上,禁止修建地下室,采用最低的道路标准等;④在100a一遇洪水位以上的地区,允许兴建工业和公共事业设施,如医院、供水和供电设施、电话局、铁路车站、商业中心等。
(2)提高修建交通设施和居住区的位置。在经常遭受洪水影响的地区,所有重要的交通设施如高速公路等,都应位于50a一遇洪水位以上。频繁遭受洪水影响而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村庄,要搬迁到洪水位以上地区,避免暂时洪水对房屋、财产及人类和牲畜的安全构成威胁,在有几个小村庄相邻的情况下,要修建可供公共暂避的场所,并有道路连通,有充足的粮食和药品供给,保证在洪水期人、畜及搬运物品的及时迁入。
(3)及时地作出洪水预报和发出洪水警报。
(4)重视防汛抢险。印度中央水利委员会20世纪70年代颁布的《防洪手册》中说明了各种防汛抢险措施,包括储备充足的物资,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和抢险训练演习等。洪水期间,还必须保护好水源,防止洪水过后,传染病流行。此外,对影响国家的每一次大洪水,都要制定紧急的防汛计划,防洪资金优先用于防汛措施。
1.3.3 日本蓄滞洪区的防洪减灾措施与管理[14] 。
20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的防洪工程主要是修建堤坝和水库,维修河道,修建分洪道和洪水调节池等。60年代以后,其防洪重点逐渐放在了建设超级规模堤防、设置雨水储留设施、防洪调节池等方面。在非工程性防洪措施方面主要有:
(1)注意水土保持。在河流的上游、山区植树种草,建造防护林。
(2)加强流域管理。确保流域固有的蓄滞水功能,对已有的防洪设施进行统一调度。
(3)制定适当的土地利用政策,恢复、保护绿地。
(4)在蓄滞洪区防洪管理中实行自动化,建成洪水预报与警报系统。
1.3.4 前苏联洪泛区的防洪减灾措施与管理。
前苏联的洪泛区管理也采取了工程性防洪措施与非工程性防洪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工程措施方面有综合利用水库、修建堤防、建分洪道、通过裁弯取直加快流速降低水位等。在非工程措施方面有:
(1)限制砍伐森林,在受到侵蚀的斜坡上植树,采取等高耕作、免耕种植等。
(2)在洪水预报基础上,根据洪水泛滥的频繁程度,对洪泛平原进行分区管理,禁止在洪泛区进行大规模建设。选择那些受洪水影响较小的经济活动(如把洪泛区用作牧场等),在洪泛区实行野生动物保护。
(3)如果防洪设施费用高,而且出现灾难性洪水几率较大,则这样的地区可以不利用。
(4)可靠的水文气象预报,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河流均要求有水情、冰情的主要因素的预报方法,已提出了水文预报方法的河流有1000多条。多年来系统整理了对城镇或国民经济重要工程有淹没威胁的洪水水位,并汇编了不安全水文条件警戒指标一览表。
防腐液下泵,防腐液下泵,化工液下泵
上海龙亚防腐泵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防腐泵厂)生产的上海龙亚牌FYS型防腐液下泵系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 及不易结晶的腐性液体。主要解决强腐介质输运问题。本泵特点是立式结构,泵体、叶轮部份浸没在液体中,故占用较小面积,轴封无泄漏现象,因而适用于输送腐性液体。本泵可按防爆区域和非防爆区域选用, 凡在防爆区域使用配置防焊型电机,这类电机分三种组级型号,当使用条件含各种爆炸性混合时,应选用最高组级。型号有:25FYS-6防腐液下泵,80FYS-32液下防腐泵,80FYS-50防腐液下化工泵,100FYS-20防腐化工液下泵,防腐化工液下泵,100FYS-32防腐化工液下泵,100FYS-50防腐化工液下泵,125FYS-50防腐化工液下泵,25FYS-16防腐液下泵,32FYS-20防腐液下泵,40FYS-20防腐液下泵,50FYS-2防腐液下泵,50FYS-50防腐液下泵,65FYS-20防腐液下泵,65FYS-32防腐液下泵,65FYS-50防腐液下化工泵,80FYS-20防腐液下化工泵,50FYS-50防酸碱液下泵,65FYS-20防腐液下泵,65FYS-32防酸碱液下泵,65FYS-50防腐液下泵,80FYS-20液下防腐化工泵,150FYS-20化工防腐液下泵,200FYS-20化工防腐液下泵等。
销售热线:021-33510l77,l3562448488 传真:021-39l60355
更多请参考:http://www.shlongya.com/ 102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关于制度建设、管理模式的研究
从制度建设、管理模式的角度,基于蓄滞洪区运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主要研究有:梅亚东(1994)[17] 在分析蓄滞洪区特殊性的基础上,对蓄滞洪区开发利用的风险进行分析,强调加强蓄滞洪区管理,以实现蓄滞洪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自身减灾三者的协调。Keiichi Yamada(1995)[18] 指出分蓄洪区对防洪减灾的意义,并分析其存在问题。李宪文(1997)[19] 指出蓄滞洪区仍是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完善蓄滞洪区建设的建议。杨民钦(1999)[20] 分析了淮河行蓄洪区在防洪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吸取长江大水的教训,重新研究和修订沿淮河行蓄洪区规划,适当提高行蓄洪标准;加大投资力度,加快行蓄洪区安全建设速度;依法管理蓄滞洪区,尽快制定蓄滞洪后的补偿政策和救助办法;实施科学调度,合理运用行蓄洪区。方国华(2000)[21] 针对我国蓄滞洪区运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包括重新核定蓄滞洪区。健全管理机构、加强蓄滞洪区的政策研究等。
徐元明(2000)[22] 在分析长江分蓄洪区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推广移民建镇模式、调整产业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政策、控制人口政策等。刘玉忠(2001)[23] 在分析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蓄滞洪区存在的问题:缺乏与区域经济相结合的统一规划;工程建设缓慢,影响蓄滞洪区的正常启用;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管理工作薄弱。他建议:充分认识蓄滞洪区的地位与作用;科学合理规划,调整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因地制宜搞建设,综合措施保安全;制订积极的符合区内经济发展的导向政策;建立稳定的良性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刘士余(2003)[24] 在分析洞庭湖区洪涝灾害概况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分蓄洪区的建议。向立云(2003)[25] 针对我国蓄滞洪区存在的防洪、人口和发展等问题,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城市化进程以及相关政策的分析,提出了蓄滞洪区未来管理的几种模式,即湿地修复型、规模经营型和转化为一般防洪区等,同时介绍了美国密西西比河蓄滞洪区、日本渡良濑蓄洪区,淮河董峰湖蓄洪区和海河大黄铺洼蓄洪区等几种不同类型的蓄滞洪区管理案例,以期为蓄滞洪区建设提供借鉴。徐迎春(2004)[26] 在回顾淮河行蓄洪区的形成与变更的基础上,分析了行蓄洪区运用方式的变化及安全建设经过,指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行蓄洪区治理提出不同的要求,提出要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蓄滞洪区的布局与建设。李娜等(2005)[27] 在合理调度运用蓄滞洪区思路下,以海河流域大黄铺洼蓄滞洪区为例,开发了蓄滞洪区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为蓄滞洪区规划与管理提供借鉴。
2.2 关于洪水保险及经济补偿的研究
在洪水保险及经济补偿,建立洪水保险制度方面,主要研究有:申屠善(1985)[28] 、吴宽裕(1985)[29] 、张希三(1988)[30] 、梁达三(1988)[31] 等对洪水保险政策、保险对象、承保办法、洪水保险资金积累、补偿方法及洪水保险试点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周承甫(1989)在上述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在我国较为现实可行的强制性洪水保险计划,建立了一个洪水保险基金模拟模型,结合水文情报和经济资料计算优化保险费率、保险基金初值以及再保险结构[32] 。施国庆(1993)等对现行计算防洪保险费的危险区域法、洪灾损失法、期望损失法进行了探讨,推荐采用改进的危险区域法并给出相应的计算步骤,结合淮河支流沙颖河泥河洼滞洪区防洪保险费计算进行了典型实例分析[33] 。
方劲松等(1997)[34] 对防洪保险中两个重要的核心问题———洪灾风险分析和防洪保险费率的制定进行了研究。华家鹏、李国芳等(1997)提出了3种洪水保险费率的计算模式,并选取浙江省兰溪市为典型实例,对洪水保险的费率制定和经营风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我国实施洪水保险提出了若干建议[35,36] 。洪一平(1997)[37] 提出确定洪水保险对象、保险实施方式、保险费率等政策。
程晓陶(1998、1999)介绍了在江西省进行的水灾与洪水保险情况调查,说明出现一些矛盾现象的客观原因,并对美国洪水保险体制的几次重大变革的动因,遇到的问题与对策,对策实施效果等作了初步的分析[38] ;同时对两国实施洪水保险的条件作一比较,对今后我国推进国家洪水保险的思路作了初步的探讨[39] 。周武光等(1999)[40] 提出分别从家户与企业、保险公司、政府与社会3个不同层面和利益主体加强洪水风险管理的思路。左惠强(2000)[41] 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巨灾保险损失管理的具体应用。张峻等(2001)[42] 研制开发出了“武汉市暴雨灾害与保险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自动将因暴雨灾害导致的保险出险事件与降水背景及武汉市城区雨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可提供可视化的资料查询、数据管理和保险资料报表。
付湘(2003、2005)[43,44] 在分析洪水保险现状基础上,指出蓄滞洪区洪水保险的主要研究方向:蓄滞洪区洪水保险的政策理论研究、洪水保险损失预测与损失分布模拟、洪水保险费率厘定原理与方法研究、建立洪水保险经营的赔款波动模型等;在分析国内外洪水保险研究现状及承保方式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蓄滞洪区洪水保险模式。保险模式归纳起来为4种:以现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已有体制为基础,划定一部分力量承保洪水保险业务,由水利、防汛部门提供洪水风险范围和受损机遇等资料;代办,由商业保险公司代为办理保险业务,所有风险由当地防洪基金管理部门负担,保险公司只收取一部分手续费;成立国家洪水保险公司,独立开展洪水保险业务;共保,由水利、防汛部门和保险公司结合,多方合办,利润共享,风险共担。张阳(2004)[45] 在其《中国蓄滞洪区补偿保障体系研究》一文中,通过对灾害理论和我国蓄滞洪区灾害补偿现状的研究,借鉴美国洪水保险实践经验,以蓄滞洪区的补偿保障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以洪水保险为核心的蓄滞洪区灾害补偿保障体系。刘庆红(2004)[46] 在其《蓄滞洪区洪水保险与再保险研究》中,基于我国蓄滞洪区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加快蓄滞洪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参考世界各国的巨灾保险政策,提出开展洪水保险的政策建议,并以荆州分洪区农作物保险为案例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洪水保险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洪水保险再保险政策建议。高世中(2005)[47] 等也提出建立洪水保险制度。
李宪文(2000)[48] 基于国务院颁发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指出实施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是防洪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定项补偿、补偿资金渠道、补偿程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龙腾飞、夏成宁、施国庆(2005)[49] 结合淮河流域探讨了行蓄洪区运用补偿方法。
2.3 关于灾害损失评估的研究
在灾害损失评估,为补偿提供依据方面的研究成果有:梅亚东(1995)[50] 分析了蓄滞洪区管理的复杂性,分洪对蓄滞洪区土地利用的制约作用并探讨了洪灾损失影响因素及估算。陈铭、朱东恺、施国庆(2004)[51] 提出了关于蓄洪损失快速评估的方法。兰宏波(2004)[52] 在其《洪泛区洪灾损失评估研究》中,基于分析和研究传统损失评估模式及优缺点,探讨了分类洪灾损失评估模型,提出了基于风险区的洪灾损失评估基本框架,结合滞洪区的社会、经济分布情况,建立了分类洪灾损失评估模型,并以此模型对黄敦湖滞洪区在给定条件下的洪灾损失进行了评估。
2.4 关于蓄滞洪区区域发展、资源利用的研究
从蓄滞洪区区域发展、资源利用的角度研究,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这方面研究有:刘树坤(1999、2001)[53,54] 在分析我国行蓄洪区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行蓄洪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从实施洪水保险、鼓励移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保障行蓄洪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分析了制约淮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洪涝灾害和水质污染等因素的主要特征,提出加强流域国土综合整治、实施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减少行蓄洪区人口、调整生产生活方式、加强流域对雨洪的调蓄能力等对策,以东风湖行蓄洪区移民建镇为例,阐述蓄滞洪区移民建镇的思路。张义丰(1999)[55] 结合行蓄洪区环境特征,淮河中游行蓄洪区种植制度调整的思路,试图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寻求蓄滞洪区发展良策。叶明、杨志峰、刘昌明等(2001)[56] 从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论的思想出发,结合蓄滞洪区的风险、灾害特点,分析了蓄滞洪区复合系统的组成与行为,提出了建立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王东胜等(2001)[57] 在分析移民安置环境容量评估中重点考虑的问题,探讨了鼓励行蓄洪区移民的政策,对移民建镇资金筹措的渠道及政策提出建议。向立云(2002)等[58] 也对移民建镇开展了典型调查和实证研究。
詹存卫等(2002、2003)[59,60] 以蓄滞洪区复合系统为评价对象,在对相关子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洪湖蓄滞洪区为实例,对其发展资本、发展水平、防洪情势和综合发展度进行了评价;提出洪湖蓄滞洪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解决社会经济与防洪子系统之间的矛盾,加强防洪子系统的发展,改善社会经济结构,同时注意保护和利用环境;通过对蓄滞洪区复合系统的分析,探讨了区内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及防洪减灾之间的关系,建立蓄滞洪区复合系统的概念模型,提出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并分析了其内涵。王薇(2004)[61] 在分析蓄滞洪区的功能和价值的基础上,提出蓄滞洪区多目标利用,兼顾经济、环境、生态、社会方面的目标。
李长安(2005)[62] 分析了长江分蓄洪区,从有效的防洪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考虑,建议取消荆江分洪区和其他一般分蓄洪区,仅保留洪湖分蓄洪区和杜家台分洪区,重点建设洪湖分蓄洪区,建议按照“梯级化”和“垦殖和养殖区”进行洪湖分蓄洪区规划和建设。
李珂(2005)[63] 在《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根据行蓄洪区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公平性、协调性、突变性,设计了行蓄洪区可持续发展概念模型:“目标—水平—响应”模型,确定了行蓄洪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发展目标,分层次建立了流域行蓄洪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典型行蓄洪区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出了区内生产、区外发展的理念,从防洪安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政策与管理等方面,构建行蓄洪区可持续发展的防洪—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模型。
郑敬伟(2005)[64] 在《大黄堡洼蓄滞洪区防洪减灾、洪水资源化、经济发展与生态修复合理模式的探寻》一文中,探讨了适合于蓄滞洪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海河流域大黄堡洼蓄滞洪区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了防洪保安、洪水资源化、经济发展与生态良性发展。朱东恺、施国庆等(2005)[65] 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分析了淮河流域蓄滞洪区发展的“两难境地”:经济发展与行蓄洪功能的冲突,区内规划不合理发展,基础较差,区域发展与人力资本外流,区间资源分布不均,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最后,提出了淮河流域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思路:有效控制区内人口规模;局部调整蓄滞洪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注重蓄滞洪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创造条件,实施洪水保险等。
2.5 关于蓄滞洪区规划评价的研究
从蓄滞洪区规划评价角度研究,通过规划评价为规划完善提供建议。周结斌(2005)[66] 在《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规划后评价研究》中,分析评价淮河流域规划历程,通过对行蓄洪区规划思路与实施情况分析,提出行蓄洪区调整思路;并在分析行蓄洪区管理不到位原因基础上,提出行蓄洪区管理及保障机制;同时提出行蓄洪区规划后评价,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
2.6 关于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
此外,从工程技术层面研究蓄滞洪区的启用主要有,张行南(1998)[67] 对淮河中游防洪决策的研究;倪晋仁(1999)[68] 对洪湖分蓄洪区启用的研究;王薇(2003)[69] 对蓄滞洪区生态修复研究;李义天(2005)[70] 对淮河中游行洪区开启运用的初步研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评析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外蓄滞洪区管理研究的现状是:工程性与非工程性相结合的防洪策略已成为共识;已经明确蓄滞洪区是行之有效的防洪手段;蓄滞洪区将长期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和防洪工作;可持续发展与蓄滞洪区管理研究有了初步结合;对补偿机制、防洪保险等有一定研究并初步尝试。但对防洪减灾和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对蓄滞洪区内资源、人口、社会经济与防洪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研究不足;对蓄滞洪区运用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利益问题洞察不够;由于关注点不同,研究总是侧重于蓄滞洪区的管理、技术、补偿某一方面,蓄滞洪区涉及人口、经济、社会、环境、技术等,综合管理措施非常重要,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显得有所欠缺,在建设和谐社会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开展蓄滞洪区社会经济问题综合研究。
参考文献:
[1]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中国水灾旱灾.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2] 刘树坤.国外防洪减灾发展趋势分析.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0,(1).
[3] 罗士心.美国防洪的若干措施.人民长江,1999,(1).
[4] 徐海亮.从美国减灾战略转移进程看防洪减灾行为社会化.中国水利,1998,(6).
[5] 姜付仁.美国的防洪政策演变.自然灾害学报,2000,(3).
[6] 贲克平.观念•方针•模式———科学疏治洪水与防洪、减灾思索.水利经济,1999,(5).
[7] Lind RC.Flood control alternatives and the economics of flood protection.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67,(2):345~357.
[8] Loughlin JC.Cost-sharing for federal water resource programs with emphasis on flood plain.Water Resource Research,1970,(2).
[9] Loughlin JC.A flood insurance model for sharing the cost of flood protection.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71,(1).
[10] Karlinger MR.,Attanasi E D.Flood risks and the willingness to purchase flood insurance.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80,(4).
[11] TaiK C.Flood risk bias analyzed through a multi-state flood insurance model.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7.
[12] Hudgens D.Adapting the National Flood Insurance Program to relative sea level rise.Coastal Management,1999,(4).
[13] Work P A,Spencer M Jr,Osborne R.Flood retrofit of coastal residential structures:outer banks.Journal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1999,125(2).
[14] 李娜.国内外蓄滞洪区建与管.人民长江报,2006年3月11日第6版.
[15] 姜付仁.美国防洪政策演变.自然灾害学报,2000,(8).
[16] 梅亚东.洪灾与蓄滞洪区利用管理.大自然探索,1994,(3).
[17] Keiichi Yamada.对分蓄洪区减轻特大洪水损失的分析.水电能源科学,1995,(6).
[18] 李宪文.关于蓄滞洪区建设的再认识.水利规划,1997,(2).
[19] 杨民钦.由1998年长江洪水对淮河行蓄洪区的思考.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9,(4).
[20] 方国华.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对策研究.水利经济,2000,(6).
[21] 徐元明.长江分蓄洪区建设与管理政策法规初步研究.人民长江,2000,(11).
[22] 刘玉忠.关于海河流域蓄滞洪区问题的思考.海河水利,2001,(6).
[23] 刘士余.洞庭湖区洪涝灾害成因与防治对策研究.生态学杂志,2003,(6).
[24] 向立云.蓄滞洪区管理案例研究.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3,(1).
[25] 徐迎春.淮河中游行蓄洪区的运用与减灾.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学报,2004,(1).
[26] 李娜,向立云.蓄滞洪区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以大黄铺洼为例.灾害学,2005,(4).
[27] 申屠善.洪水保险问题探讨.水利工程管理技术,1985,(2).
[28] 吴宽裕.论洪水保险.水利工程管理技术,1985,(2).
[29] 张希三.实行防洪保险的探讨.水利经济情报,1988,(1).
[30] 梁达三.关于防洪保险问题.水利经济,1988,(4).
[31] 周承甫.洪水保险研究.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89.
[32] 施国庆,谈为雄,李秀焕.防洪保险费计算方法与应用.水利经济,1993,(4).
[33] 方劲松,方乐润.洪水保险研究~洪灾风险分析与保险费率制定.水利经济,1997,(2).
[34] 华家鹏.洪水保险研究.水科学进展,1997,8(3).
[35] 李国芳,华家鹏.洪水保险研究的新进展.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7,(1).
[36] 洪一平.长江分蓄洪区推行洪水保险制度的政策浅议.水利经济,1997,(2).
[37] 程晓陶,苑希民.江西省洪水保险的调查与思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1999,(2).
[38] 程晓陶.美国洪水保险体制的沿革与启示.政策研究,1998,(5).
[39] 周武光,史培军.洪水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与中国洪水风险管理模式初步探讨.自然灾害报,1999,(4).
[40] 左惠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保险巨灾风险管理.中国金融电脑,2000,(7).
[41] 张峻,邱爱武,王崇洲.武汉市暴雨灾害与保险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制.湖北气象,2001,(2).
[42] 付湘.洪水保险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03,(1).
[43] 付湘,刘宁.我国蓄滞洪区洪水保险模式研究.人民长江,2005,(8).
[44] 张阳.中国蓄滞洪区补偿保障体系研究,见: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4,5.
[45] 刘庆红.蓄滞洪区洪水保险与再保险研究,见: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4,5.
[46] 高世中.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及相关政策研究,见: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47] 李宪文.对蓄滞洪区实行运用补偿政策的几点认识.中国水利报,2000年6月24日.
[48] 龙腾飞,夏成宁,施国庆.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运用补偿方法探析.水利经济,2005,(1).
[49] 梅亚东,冯尚友.蓄滞洪区利用与减灾研究.水科学进展,1995,(2).
[50] 陈铭,朱东恺,施国庆.蓄滞洪区行蓄洪损失快速评估方法研究.东北水利水电,2004,(9).
[51] 兰宏波.洪泛区洪灾损失评估研究,见: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5.
[52] 刘树坤.行蓄洪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自然灾害学报,1999,(11).
[53] 刘树坤.淮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及行蓄洪区的移民安置.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1,(2).
[54] 张义丰.淮河中游行蓄洪区种植制度调整研究.地理学报,1999,(1).
[55] 叶明,杨志峰,刘昌明.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水利,2001,(3).
[56] 王东胜.行蓄洪区移民于镇政策与筹资探讨.水利学报,2001,(8).
[57] 向立云.移民建镇典型调查与分析.水利发展研究,2002,(12).
[58] 詹存卫,叶明.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案例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4).
[59] 詹存卫.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3).
[60] 王薇.蓄滞洪区的功能、价值与多目标利用.水利发展研究,2004,(9).
[61] 李长安.从地学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看长江分蓄洪区建设.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
[62] 李珂.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见:河海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5,11.
[63] 郑敬伟.大黄堡洼蓄滞洪区防洪减灾、洪水资源化、经济发展与生态修复合理模式的探寻,见: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2.
[64] 朱东恺,施国庆.淮河流域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水利发展研究,2005,(5).
[65] 周结斌.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规划后评价研究,见:河海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5,5.
[66] 张行南,李纪人,李致家.淮河中游防洪决策知识库.水文,1998,(4).
[67] 倪晋人,王光谦,李义天.洪湖分蓄洪区启用的若干问题研究.自然灾害学报,1999,(3).
[68] 王薇.蓄滞洪区生态修复研究.水利水电技术,2003,(7).
[69] 李义天.淮河中游行洪区开启运用的初步研究.水电能源科学,2005,(2).
作者简介: 张 彬,男,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水利部财务经济司,高级工程师。
信息来源:《人民长江》2007年第9期
防腐液下泵,防腐液下泵,化工液下泵